williamhill官网党校第二期--臧育谈十九大学习体会

发布者:宋昀宜发布时间:2017-12-01浏览次数:34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体会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心得

10月18日上午9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我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此次开幕会,认真观看和学习了习总书记在开幕会上作的报告。报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在被习总书记的话语深深打动的同时,我也感觉到了身上担负着的责任。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正因为如此,十九大的报告格外受人关注。在报告中,习总书记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民生等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解读,为未来党的工作进展、国家的发展提出了正确的方向指引、细致的政策规划,让我乃至世界人民从十九大报告中洞悉了党和国家的发展趋势。

但在报告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习总书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以及报告中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表述。在此,结合我自身的经历以及实际,浅谈自己学习十九大报告的陋见。

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美丽”首次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并在多处提及强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目标。

例如,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就指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在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一变化深刻反映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的大大提高,极大凸显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新的拓展,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显示出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应有目标和发展动力。

而报告在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里再次强调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个深刻的“两山论”早在2005年,习近平同志主政浙江时就已经提出。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又首次面向国际社会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者矛盾对立却又辩证统一、浑然一体的内在关系。但是,“两山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时刻首次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同样地,也深刻体现着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重视。

而在世界的舞台上,中国已然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生态理念。报告指出: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正以自己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旗帜。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性、全局性、历史性,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新战略判断。这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报告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这都成为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最大的时代特征、时代坐标,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总依据、外部总条件、时代总格局。

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个重大战略判断和这些表述,对科学把握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尤其具有十分精准、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的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方式粗放,消耗大、浪费多,能源、资源供给矛盾变得十分突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水、土壤、空气污染加重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问题突出,雾霾等极端天气增多,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老百姓由盼“温饱”走向盼“环保”,由求“生存”走向求“生态”,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都表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对环境权的维护、对公共生态产品的需求与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生态公共产品不足、生态环保形势严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矛盾发展的态势正在逐步向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靠拢、演化。

因此,我们必须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水平。

在过去的五年中,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工作成效显著。报告指出: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仍有许多不足,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蓝图

在第三部分“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中,习总书记同样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略。

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报告更是为生态文明建设专门分出一部分篇章来详细叙述,这便是第九部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其中有如下四点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报告中的这些话语可以说是未来党和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上的总方针战略了。

习总书记通过这些话语,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方针战略,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描绘了生态文明方面的宏伟蓝图,给予了我深深的触动和极大的鼓励。

习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青年一代,我深深感觉到了身上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我们,更应趁着这美好年华,努力学习知识,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臧育)

 

Baidu
sogou